電磁兼容刨根究底微講堂之靜電放電標準解讀與交流20170327
2017-04-03 by:CAE仿真在線 來源:互聯(lián)網
GB/T 17626的本部分,即GB/T 17626.2-2006(IEC 61000-4-2:2001),規(guī)定電氣和電子設備遭受直接來自操作者和對鄰近物體的靜電放電時的抗擾度要求和試驗方法,還規(guī)定了不同環(huán)境和安裝條件下試驗等級的范圍和試驗程序。
本標準的目的在于建立通用的和可重現(xiàn)的基準,以評估電氣和電子設備遭受靜電放電時的性能。此外,它還包括從人體到靠近關鍵設備的物體之間可能發(fā)生的靜電放電。
靜電放電,具有不同靜電電位的物體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觸引起的電荷轉移。
接觸放電方法:試驗發(fā)生器的電極保持與受試設備的接觸并由發(fā)生器內的放電開關激勵放電的一種試驗方法。
空氣放電方法:將試驗發(fā)生器的充電電極靠近設備并由火花對受試設備激勵放電的一種方法。
直接放電:直接對受試設備實施放電。
間接放電:對受試設備附近的耦合板實施放電,以模擬人員對受試設備附近的物體的放電。
靜電放電發(fā)生器的特性:
輸出電壓:接觸放電8kV,空氣放電15kV; 儲能電容:150(1±10%)pF;
放電電阻: 330(1±10%)Ω;充電電阻: 50 MΩ與100 MΩ之間; 輸出電壓示值的容許偏差:±5%; 保持時間:至少為5s
試驗發(fā)生器中放電回路的電纜一般長為2 m,其構成應使發(fā)生器滿足波形的要求。若不夠長,可使用不超過3 m,但必須校驗是否符合波形的技術規(guī)范。
基本條件:
最小厚度0.25 mm的銅或鋁的金屬薄板,其它金屬材料至少是0.65 mm。接地參考平面的最小尺寸為1 m2,每邊至少伸出受試設備或耦合板之外0.5 m,并將它與保護接地系統(tǒng)相連。受試設備與周圍物體最小距離是1 m,耦合板帶有每端470 kΩ電阻的電纜與接地參考平面連接。
臺式設備:
0.8 m高的木桌,水平耦合板面積1.6 m×0.8 m,用一個厚0.5 mm的絕緣襯墊。如果受試設備過大,與邊距離0.1 m;若不能,加桌子,與另一塊距0.3 m。
落地式設備:
0.1 m的絕緣支架與接地參考平面隔開。
不接地設備的試驗方法:
適用于安裝規(guī)范或設計不與任何接地系統(tǒng)連接的設備或設備部件,包括便攜式、電池供電和雙重絕緣設備(II類設備)
備注:按照觸電防護方式,電氣設備分為以下4類:
0類。這種設備僅僅依靠基本絕緣來防止觸電。0類設備外殼上和內部的不帶電導體上都沒有接地端子。
Ⅰ類。這種設備除依靠基本絕緣外,還有一個附加的安全措施。Ⅰ類設備外殼上沒有接地端子,但內部有接地端子,自設備內引出帶有保護插頭的電源線。
Ⅱ類。這種設備具有雙重絕緣和加強絕緣的安全保護措施。
Ⅲ類。這種設備依靠特低安全電壓供電,以防止觸電。
通常保護性接地我們是看電源線是三PIN的,有接地線,只要電源線符合的話,就判定產品為I類設備了。如果電源線插頭是2PIN的話,產品為II類設備。
基本原理:不接地設備或設備的不接地部件不能如I類供電設備自行放電。
防止電荷積累,應使用帶有每端470 kΩ電阻的電纜。放電線纜的一個電阻應靠近試驗點,最好小于20 mm,第二個靠近電纜的末端。
氣候條件:
——環(huán)境溫度:15℃~35℃;
——相對濕度:30%~60%;
——大氣壓力:86 kPa~106 kPa
注意:在標準4.2電磁兼容性中,任何事物寫成事務了(糾正一下)
試驗的實施:
靜電放電發(fā)生器的電極頭通常應垂直于受試設備的表面,詳情如下:








轉發(fā)聲明:以上內容為電磁兼容EMC小組成員原創(chuàng)作品,首發(fā)于電磁兼容(EMC)微信公眾號
相關標簽搜索:電磁兼容刨根究底微講堂之靜電放電標準解讀與交流20170327 HFSS電磁分析培訓 HFSS培訓課程 HFSS技術教程 HFSS無線電仿真 HFSS電磁場仿真 HFSS學習 HFSS視頻教程 天線基礎知識 HFSS代做 天線代做 Fluent、CFX流體分析 HFSS電磁分析